6月23日,記者從成都市委社治委獲悉,充分運用大數據、區塊鏈、云計算、物聯網前沿技術手段,為構建面向未來的社會治理體系打造指引,近日成都市發布了《天府智慧小區建設導則1.0版》(下稱《導則》),提出以智能智慧手段提升小區服務管理水平,打造更具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的智慧小區。
未來生活場景離不開“硬核”科技支撐,《導則》圍繞安全、服務、生活、黨建等與居民息息相關的維度,構建了“1+4+N”的功能架構體系:建設1個云上運行的“小區微腦”平臺,負責小區整體管理和實時調度;打造智慧安全、智慧服務、智慧治理、智慧黨建4個模塊,為具體智慧場景建設提供指引;靈活開發落地N個智慧化應用場景,對小區居民生活、防災減災、物業管理等痛點難點設計信息化、數字化、智能化的技術方案和實現路徑。
讓科技護航小區平安。根據《導則》,將針對小區安全防護、重點設施防護、公共區域防護三個板塊,運用物聯網、大數據等技術對小區周界、敏感設施、公共場所和重要點位進行矩陣式監測、智能式感應,配備緊急報警求助、逃生救助指引等主動響應裝置,打造智慧安防。以大邑縣沙渠街道東岳花苑為例,該小區在公共區域和重點點位部署人臉識別系統,及時甄別異常人員和非法行為,同步利用大數據和AI系統進行突發事件預警。該小區建立的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發布系統,在災害事故和突發事件發生時,可一鍵向小區內的家庭電視屏、手機APP、社區微信公眾號、公共信息屏、小區廣播等平臺發布預警信息。
讓科技構建智能生活。根據《導則》,將打通線上線下,集成物業、公用、生活三大服務,通過網絡一鍵獲取智能配送、智能家政、社區便民及智慧健康等。在成華區新鴻南路86號院區,構建了“守望新鴻”小區智慧線上平臺,一站式集成小區資訊、議事大廳、便民電話、生活服務等多項功能。
讓科技助力融洽鄰里關系。《導則》提出,瞄準“掌上自治”,搭建居民在線協商議事、組織活動、扶弱救困交互平臺;瞄準“云上德治”,通過文明宣傳榜、信用管理站匡正小區風氣、引領文明風尚;瞄準“線上法治”,打通各級專業法律服務平臺,為居民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和矛盾調解資源。
成都市委社治委相關負責人介紹,下一步,成都市將制定專項配套文件,向各類市場主體制定技術規范、發布機會清單、提供政策支撐,開展天府智慧小區建設試點,通過轉化科技成果提升治理水平、增強服務效能。(記者 吳亞飛)